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青岛市市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3:16:10  浏览:92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岛市市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山东省青岛市人大常委会


青岛市市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1995年11月23日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5年12月14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1995年12月14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1996年4月7日施行

根据1997年8月16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的1997年5月23日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城市私有房屋管理办法》等十一件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条款的决定修正 1997年8月16日重新公布

根据2010年11月25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10月29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第一条 为控制吸烟的危害,保障公民健康,保护环境,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影剧院的观众厅,录像放映厅(室),音乐厅(室)等室内公共娱乐场所;

   (二)会堂、会议厅(室);

   (三)体育馆的观众厅、比赛厅;

   (四)图书馆、档案馆的借阅室和阅览室,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的展示厅(室);

   (五)学校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室内教育场所,托幼园(所)的幼儿教育、活动场所;

   (六)医疗保健机构的挂号室、候诊室、诊疗室、病房、走廊以及其他室内公共区域;

   (七)电梯间和公共汽电车、小公共汽车、旅游车、缆车等交通工具内;

   (八)商店、书店及邮电、金融、证券等机构的对外营业场所;

   (九)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第三条 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止吸烟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做好本规定实施的有关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制度和措施,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的标志;

   (三)清除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器具和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四)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的,应当予以制止,并可处以二十元以下罚款;收缴罚款时,应出具统一印制的收据。在禁止吸烟场所,有条件的应当设立吸烟室或指定适当的地点作为吸烟区。除本规定第二条所列以外的公共场所(如:各类办公室等),其管理单位应当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标志,提倡、引导吸烟者自觉不吸烟。

   第五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被动吸烟者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管理单位履行规定的职责;

   (三)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单位,由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规定第四条(一)项规定的,处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违反本规定第四条(二)、(三)项规定的,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四条(四)项规定的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罚款。

   第七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全部上缴国库。

   第八条 对拒绝、阻碍有关管理人员执行本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予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条 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和各县级市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1996年4月7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3]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04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放假调休日期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

  二、春节:1月22日———28日(即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七)放假,共7天。其中,22日、23日、24日为法定假日,1月2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将1月17日(星期六)、18日(星期日)、24日(星期六)三个公休日调至1月26日(星期一)、27日(星期二)、28日(星期三),1月17日、18日上班。

  三、“五一”:5月1日———7日放假,共7天。其中,1日、2日、3日为法定假日,将5月1日(星期六)、2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5月4日(星期二)、5日(星期三),5月8日(星期六)、5月9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5月6日(星期四)、7日(星期五),5月8日、9日上班。

  四、“十一”:10月1日———7日放假,共7天。其中,1日、2日、3日为法定假日,将10月2日(星期六)、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10月4日(星期一)、5日(星期二),10月9日(星期六)、10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10月6日(星期三)、7日(星期四),10月9日、10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卫生防疫和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和假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机组织公款旅游活动,切实搞好廉政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

2003年12月18日

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缴财政暂行办法

财政部 等


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上缴财政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



一、为了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加强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国有住房出售收入是指国有住房产权单位向职工(居民)出售国有住房回收的资金,具体包括:
(一)房产行政管理部门直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二)行政事业单位自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三)企业自管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四)其他国有住房的出售收入。
三、国有住房出售收入,按下列比例上缴财政:
(一)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机关和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国有住房出售收入,85%上缴财政。对于安装电梯的高层住宅的出售收入,按80%上缴财政。

(二)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自管国有住房出售收入,60%上缴财政。
(三)实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自管国有住房出售收入,30%上缴财政。
(四)企业自管国有现住房出售收入,10%上交财政。
对职工平均住房面积低于全市(县)平均水平的企业,其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经企业申请,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适当降低上缴财政的比例或免缴财政。
四、上缴财政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按住房产权单位的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分别上缴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并全额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住房基金,专项用于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
五、留归企业(单位)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全额纳入企业(单位)住房基金,用于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
六、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国有住房后的资产处理按财政部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
七、上交财政的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具体征收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八、各级房改、建设、房产、金融、国有资产等单位应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的征收工作。
九、对本办法下达前已出售国有住房取得的收入,各地要认真进行清理,并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房改领导小组,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十一、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十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11月23日